伊莉討論區

標題: [八成人力挺製造業回美國 真正願意進廠的只有「這數字」][三立][2025年4月17日] [打印本頁]

作者: 璿云    時間: 3 天前     標題: [八成人力挺製造業回美國 真正願意進廠的只有「這數字」][三立][2025年4月17日]

[八成人力挺製造業回美國 真正願意進廠的只有「這數字」][三立][2025年4月17日]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attach]141243302[/attach]
川普希望製造業回流美國,有8成民眾力挺製造業回美國,但僅25%的人願意進工廠。(圖/翻攝川普官方X)
▲川普希望製造業回流美國,有8成民眾力挺製造業回美國,但僅25%的人願意進工廠。(圖/翻攝川普官方X)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以來,便高舉「讓製造業重返美國」的旗幟,持續推出關稅與行政措施,試圖翻轉美國製造業外移的局勢。不過根據最新出爐的《2024全球化與貿易調查報告》,由自由派智庫凱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所發布的民調顯示,雖然有高達八成的美國人支持製造業回流,認為工廠增加對國家整體發展有益,實際上卻僅有四分之一的人願意自己投身工廠工作,這種「嘴上支持、身體誠實」的現象,凸顯出美國社會對製造業的浪漫情懷與現實投入之間的巨大落差。
民調進一步指出,儘管80%的受訪者相信「如果有更多人進工廠,國家會變得更好」,但諷刺的是,只有25%的人認為自己從事製造業會讓生活變得更好。共和黨資深民調專家朗茲(Frank Luntz)形容這份數據是一種「墨跡測驗」,不同立場的人可以從中擷取有利於自身主張的論點。支持製造業者認為,四分之一的就業意願在百業競爭中已是可觀潛力,然而自由貿易派則反駁指出,這其實反映了大多數人「只希望別人去工廠,自己絕對不要做」。
這種現象也獲得學術角度的呼應。以經濟學中「揭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的理論來看,若人們真的認為製造業是良好出路,那麼應該會有更多人主動投入此一領域。但現實中,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人口並未如預期般增加。根據美國聯準會聖路易分行的數據,製造業就業人數自1979年6月達到1960萬人的高峰後逐年下降,2010年3月更滑落至1140萬人,至2025年3月僅回升至約1270萬人,顯示即使政策鼓勵與產業擴張聲浪不斷,實際投入者依舊有限。
民調進一步指出,儘管80%的受訪者相信「如果有更多人進工廠,國家會變得更好」,但諷刺的是,只有25%的人認為自己從事製造業會讓生活變得更好。共和黨資深民調專家朗茲(Frank Luntz)形容這份數據是一種「墨跡測驗」,不同立場的人可以從中擷取有利於自身主張的論點。支持製造業者認為,四分之一的就業意願在百業競爭中已是可觀潛力,然而自由貿易派則反駁指出,這其實反映了大多數人「只希望別人去工廠,自己絕對不要做」。
這種現象也獲得學術角度的呼應。以經濟學中「揭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的理論來看,若人們真的認為製造業是良好出路,那麼應該會有更多人主動投入此一領域。但現實中,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人口並未如預期般增加。根據美國聯準會聖路易分行的數據,製造業就業人數自1979年6月達到1960萬人的高峰後逐年下降,2010年3月更滑落至1140萬人,至2025年3月僅回升至約1270萬人,顯示即使政策鼓勵與產業擴張聲浪不斷,實際投入者依舊有限。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資料也進一步指出,目前製造業仍有約48.2萬個職缺亟待補足,儘管失業率自2024年8月的3.5%降至2025年3月的3.1%,但製造業勞動人口卻未隨之成長。這表示大量職缺不是因為失業人口找不到工作,而是越來越多美國人「不願意」選擇進入工廠工作。專家分析,這背後可能涉及工廠地點偏遠、輪班制度影響生活品質、缺乏職涯晉升空間,以及薪資待遇與其他產業相差不大等問題。
事實上,如今的美國勞工結構已大幅傾向服務業與知識經濟。根據《CNN商業》報導,目前製造業僅占全國就業比重的8%,遠低於1970年代的25%。即使川普政府推出高達10%至49%的進口關稅、對中國商品更祭出125%的超高關稅,仍無法讓製造業重現榮景。除了政策變動性過高讓企業投資卻步,更多的問題反映在美國人根本「不想做工」。Reddit論壇中不少勞工直言,CNC操作員每小時工資僅20美元,與零售、速食等基層工作相差無幾,還要承受高溫、長工時與物理勞動的壓力,根本不值得。
此外,隨著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現代製造業對低技能勞工的需求正在萎縮。像Adidas在亞特蘭大設置的「Speed Factory」,年產50萬雙鞋卻只需約百名員工,多數流程早已機械化。儘管高技能人才需求正迅速攀升,但美國教育與訓練體系並未有效銜接,導致技能落差日益擴大。
即使製造業職缺多達數十萬個,但對多數美國人來說,工廠工作不再具吸引力。嘴上喊著「美國需要工廠」,但真正面對選擇時,更多人寧願留在城市做外送、接案、當網紅,也不願搬到偏鄉搬鐵塊、熬夜輪班。這種「嘴挺製造、身拒進廠」的現象,不只說明了製造業回流的現實困難,也點出一個根本問題:在當代美國的價值觀裡,做工似乎不再光榮。
總結來說,儘管川普政府與民間輿論都大聲疾呼製造業應回流,甚至視之為挽救中產階級的解方,但若無法根本改變美國人對工廠工作的觀感與待遇條件,製造業即便真的回來了,也可能找不到人來做。真正的難題,不是關稅政策能否成功,而是誰願意走進那扇工廠大門。
[attach]141243303[/attach]

[attach]141243304[/attach]

[attach]141243305[/attach]

[attach]141243306[/attach]

[attach]141243307[/attach]

[attach]141243308[/attach]

[attach]141243309[/attach]

[attach]141243310[/attach]
[個人心得]:
既然美國人自己都不願意進工廠那為什麼還在搶別人的工廠,浪費這一些工作機會,更何況美國人的薪水比較高,又貪圖享受,在他們心裡面製造業就等於苦力勞工,是非常低賤的工作,否則美國就不會有那麼多外國人偷渡去工作,他們做的工作也是美國人不想做的,譬如清潔工,地下水道這一類的。
台灣正好和美國相反,民進黨拼命開放外勞跟本地勞工搶工作,當地勞工本身都願意做這些工作,而且給外勞的工資非常高。當然台灣年輕一輩的很多心態也在學這些洋人,比較麻煩的就不想做,如果對比美國來看,台灣將來的競爭力是有問題。校改以後把所有的專科學校都改成大學,每個畢業的開口閉口就是講理論不切實際,專科學校本來很多都可以訓練做一些專業技能,現在都沒有了,在剛剛那些餐飲業的,很多從大陸來的第一代,做的東西比較好吃而且便宜又大碗,到了第二代以後比較少人想做因為比較累,處理食材又麻煩,發覺他們的品質已經下降,小小一碗要賣很貴,而且手藝也不如第一代的,緣因就是只想賺大錢又想要很輕鬆又想要省本錢,搞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競爭力,只能換一換食材來求新求變,同樣的菜做不出第一代的那種味道。
一開口漫罵就有飯吃,不必有一技之長,這個就是台灣長期選舉造成的一種錯覺,選上的被發現一堆草包,而且都是酬庸,真正有本事的人在這種環境是沒辦法生存,因為只要一做事,就會讓沒本事的人難混。
作者: zogol    時間: 3 天前

是時候該讓製造業回美國了,讓全世界開始血汗美國…
作者: powermodule    時間: 3 天前

人間末日序曲:想工作沒得好做.

只要有錢有實力的,都在設法搞無人關燈工廠.
要是美爸政府允許.
像這樣開製造業.
比如,它可以每天生產10萬輛車,員工需求僅10人=>偵測輪班4人,維護輪班6人.
跟過去一天生產10輛,要用2000人起.
剩下大量成本.
試問,還需要人進工廠嗎

桀桀桀桀.

如此操作,大量無人工廠,生產量又是過往10~1000倍.
這樣的製造業.
開心吧

*除了老闆取代不了外,其他都能取代.

僅表達,還能進工廠上班,謝天謝地阿.
作者: f19870421    時間: 3 天前

那又如何,反正還是有一個島國會去舔川普屁眼
作者: aa0975707559    時間: 3 天前

自家人都不想去當工人加班了
還要求他人要貴舔阿
作者: molitor    時間: 3 天前

真的是不符合成本的啦,看了真的是嚇死人了
作者: mos1972    時間: 3 天前

錢多多的美機電都被嫌棄為最糟糕的工作環境?
真正賣命的還不是美國工人 駐紮在那邊的台籍工程師耶
真正的製造業能回去 ???
作者: mw232    時間: 3 天前


鄉親吶~

癩蛤蟆拿我們2300萬人民拼血汗賺來的錢$_$
去養好吃懶做的美國人啊!
保護費交了、台積電賣掉了、半導體供應鏈打包帶走了、.....
之後美國爸爸會賞你一句『你沒籌碼了!』

癩蛤蟆要我們做功德
綠蟾蜍要我們呷苦當作呷補

安捏開不開心



作者: ddrqooqoo    時間: 3 天前

製造業回美國不是問題 ???

重點是使用了美國的工人 成本一定轉嫁消費者

所以買東西就一定要挑貴的買 ??? 又不是錢太多 ???

製造業會外移的原因是成本 因為製造業的本質就是壓榨

不壓榨工人 老闆怎賺錢 ???

川普是商人 居然不知道這點令人費解

不然 i phone 就自己在美國製造好了

何必遷出美國境外 !!!
作者: chang19801211    時間: 3 天前

美國的人工貴 而且懶惰 所以美國的製造業才會出走 製造業回美國? 可以呀 但企業能否承擔高人工成本 跟懶惰成性的美國勞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ckckndu    時間: 3 天前

[attach]141245664[/attach]



作者: rmingblack    時間: 3 天前

一切都是煙霧彈
背後是美債
作者: rock0704168    時間: 前天 12:47 AM

製造業真的要回美國設廠得先設計好全自動化生產線
人工貴就算了還請不到人

我想川聖帝君應該不太在乎是否有多少製造業回美國
這波操作至少賺到了80%的民粹
作者: terry_x_man    時間: 前天 01:33 AM

本帖最後由 terry_x_man 於 2025-4-19 01:34 AM 編輯

其實要給空軍吃飯吧,把股市大砍一波,他身邊的人都賺不少,大跌就會刺激美債,只可惜有心人士故意放空,關稅現在又是閉門會議,實際在多A一手
作者: lancerseven    時間: 前天 07:51 AM

製造要回流是可以降低失業率啦 但是應該也都是最低薪資
作者: momoda9527    時間: 前天 08:54 AM

美國人不夠奴
製造業回美國成本也變高
不然當初為何都要往外設廠
作者: burtonway78    時間: 前天 09:50 AM

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跟潤餅
作者: ykkidog    時間: 前天 10:45 AM

美國人自己懶
只要高薪輕鬆的工作
然後又在那邊哭別人把工作搶走
作者: hwguihgwuihwgui    時間: 前天 08:23 PM

工廠會搬離美國不就是美國人不願意進工廠嗎
作者: burtonway78    時間: 昨天 12:36 AM

美國人工成本高 除非美國人願意降薪
作者: proket    時間: 昨天 03:07 AM

結果全部的人就只是打打嘴炮而已,真的是辛苦我們大家了
作者: lin440    時間: 昨天 09:06 AM

正如電影一般美國要發生內戰了
作者: macjoe168    時間: 昨天 03:47 PM

製造業在美國要是搞得起來 , 當初就不需要離開美國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5.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