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87)]太陽的核心進行著核融合,是太陽能量的來源,溫度高達1500萬K(絕對溫度)以上。而太陽表面的溫度則約6000K,但令人訝異的是,太陽的外層大氣「日冕」(corona)溫度卻高達數百萬K,比太陽表面熱千萬倍!科學家們自從2013年升空的「EUNIS」任務發現這個現象後,一直想解開這個被稱為「日冕加熱問題」的謎團,並提出了許多理論,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波加熱和磁重聯,但無論如何都會需要第一手的觀測資訊來驗證。
人造物體與太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color=rgba(0, 0, 0, 0.87)]NASA於2018年發射升空的帕克太陽探測器 (Parker Solar Probe)就肩負這個使命,這個以太陽風研究先驅帕克 (Eugene Parker) 命名的探測器,如同希臘神話中勇敢的伊卡洛斯,在2024年的聖誕夜,近距離飛掠了太陽,成為了史上最接近太陽的人造物體,距離太陽表面僅610萬公里。
[color=rgba(0, 0, 0, 0.87)]除此之外,帕克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每小時69萬公里,這相當於能在不到一分鐘內從華盛頓飛到東京,創下了人造物體速度的最高紀錄!帕克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驚人的速度,是因為它在行程中藉助金星進行了七次重力彈弓加速。
[color=rgba(0, 0, 0, 0.87)]這次近距離接觸,讓帕克探測器有機會探測日冕這個灼熱的區域,NASA科學部門主任福克斯 (Nicola Fox)博士說:「過去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太陽,但只有真正到訪一個地方,才能體驗當地氛圍。因此,除非我們飛越日冕,否則我們無法真正研究到太陽的大氣層。」
帕克暫時失聯,科學家仍期待好消息[color=rgba(0, 0, 0, 0.87)]帕克探測器裝備了11.5公分厚的碳複合材料防護罩,足以抵擋高達1400K的高溫。然而,在這次近距離飛掠過程中,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將與帕克暫時失去聯繫,要等到12月27日帕克發送回信號,科學家才能確認它是否安全。NASA任務設計和導航經理郭延平(Yanping Guo,音譯) 表示:「我們非常期待收到帕克探測器的消息,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很有信心我們會聽到好消息,並獲得更多資料。」
[color=rgba(0, 0, 0, 0.87)]帕克探測器的任務目標是解開關於太陽的諸多謎團,例如太陽風的起源、日冕物質拋射 (coronal mass ejections)的形成,以及日冕加熱問題,帕克的探險之旅恰逢近期太陽活動的高峰,這意味著它有機會見證太陽活動從平靜到活躍轉變的完整周期。
[color=rgba(0, 0, 0, 0.87)]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就分析了帕克先前軌道航行中收集的資料,發現太陽磁場中的急劇扭結正在產生每小時數百萬公里的太陽風。該研究的負責人霍伯里(Tim Horbury)教授表示:「太陽風中的粒子流是地球上美麗極光的來源,但它們也可能造成威脅。太陽風與其輻射會威脅太空人、摧毀衛星,甚至影響地面基礎設施,例如電網。」
[color=rgba(0, 0, 0, 0.87)]隨著帕克探測器繼續其環繞太陽的旅程,並於2025年進行最後兩次近距離飛掠,科學家們期待它能帶回更多關於太陽的驚人發現,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顆與我們最為息息相關的恆星,並從這些資料更好地理解太陽的運作機制,甚至預測太陽風暴的發生。 NASA的任務科學家波斯納(Arik Posner)總結道:「這是 NASA大膽無畏任務的一個好例子,我們做著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情,以回答關於我們宇宙的終極問題。」
[color=rgba(0, 0, 0, 0.87)]資料來源: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5.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